上周,我参加了今年的ChinaJoy。对我来说,展会的变化不大。除了工作,我还看到了不少自己喜欢的东西。今年,最令我感兴趣的是B端展馆中一家做等身模型的服务商——青模社。可能大家看过今年4月上海外滩边上开的吉卜力工作室物语展,里面的6米龙猫、毛绒猫车等20多件等身模型都是青模社制作的。
我以前常接触的“等身”概念是在娃圈。符合“等身”标准的1:1比例娃娃,高度在1.3米左右。这个高度更强调亲切感,就像是真的在“养娃”一样。但青模社的产品,“等身”高度约为1.6米,从观感上说,我会更有种“角色被还原到现实”的感慨。
来到青模社的展位,最吸引我的是一尊“旗袍娘”等身模型,她的背后略有一些瑕疵,正面的喷漆工艺则十分出彩,许多人在路过时都会驻足观望。老板“奶茶”(化名)说,这款等身模型已经在各个展会展示五六回了,也在国外展出过,并允许我随便摸。他自豪地告诉我,这是他们的原创角色。
我是真的很喜欢这尊模型,自然而然地,我向奶茶问起了类似等身手办的价格。
他回答:“10万(人民币)。”
听到这个数字,我和身旁的朋友都不自觉地退后了一步。显然,这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的。不过,换个角度看,能在B端展馆出现的服务商,往往也不面向个人。
在青模社的宣传册中,许多等身模型作品都来自游戏厂商的订单。对于玩家来说,等身模型算得上奢侈品,但在厂商眼中,这个价格能承担得起,尤其是在活动现场摆上一个(或者几个),生动的造型和细节会让玩家感觉游戏角色走进了现实,增强沉浸和代入感,还能360度无死角地观赏。活动结束后,青模社把模型们搬回游戏公司,让她们“监督”员工工作——不少员工也会觉得,被她们注视着,也是一种享受。
在此之前,我不太了解这种周边衍生服务,但直觉告诉我,青模社的生意一定相当好。奶茶告诉我,国内能做到这种程度的只有他们一家,胜在工艺齐全。他还向我介绍了一些具体的定制需求,像是把比例进一步放大,达到5米、6米;又如,把模型的一些关节做成可动,方便客户摆出一些简单的姿势;还有软材质、机甲或怪兽,他们都做过。
奶茶对我说,这个价位对于游戏公司来说不算贵,因为里面包含了3D设计、小样制作、开模具,等身模型制作,以及安装和运输。对比一些同行公司做1:6的小手办就要报价5至7万,青模社出品的、包安装和运输的等身手办收费10万,不少人觉得其实挺便宜。“我们这个价格在全行业内算是性价比最高的。”奶茶说。
不过,这种B2B、专门面向厂商服务的等身模型,离普通玩家还是太遥远了。奶茶向我透露,他们计划在下半年尝试B2C业务,优化流程,压缩成本,推出普通人也能承担得起的等身手办,以尽可能低的价格回馈一直支持他们的粉丝。
目前,大多数二次元爱好者提起“等身”时,后面跟着的词往往是“抱枕”——这也是个比较成熟的市场。据我了解,在过去的10年里,日本Galgame厂商在订做抱枕时往往会和A&J这个品牌合作,它也是宅圈里公认最顶流的布织周边厂商。
我还记得,A&J曾号称要做有真人皮肤质感的抱枕,这一卖点还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归根结底,玩家购买模型,一个重要目的是想要虚拟美少女在身边的陪伴感,10万元的等身模型买不起,500元(1万日元左右)的抱枕套和枕芯还是可以消费的——从“陪伴”的角度来说,它们都能带来弥足珍贵的价值。
不管是等身模型,还是等身抱枕,每每看到这种能够带来“陪伴感”的周边,以及它们展示出的先进工艺,我都会深感触动——作为这类物件的受众,我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相关的技术涌现。比如,像动画片里那种头戴式的全系虚拟现实模拟游戏——最重要的是,体验必须够好——要多少年才会出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