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时2个亿,张雪峰 天价高考志愿课 割了谁?

随着高考的结束,一款很“新”的网课成了家长们争抢的“热门货”。

张雪峰的高考志愿填报课程,“一门课卖2万,3小时售罄,公司进账2亿元!”对于每年高考填报类的课程,其实不少机构都有设立,但是价格上都算是小打小闹。

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前途,即使被骗了也来不及去深究,还得往“下家”赶。

2万元一堂课一张卡,还有限定名额,在一众沸沸扬扬的喧闹声中,张雪峰和他的公司峰学蔚来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披着真诚的外衣割韭菜”

据峰学蔚来APP此前上架的高报产品来看,除了599元的张雪峰录播课,还有客单价更高的梦想卡和圆梦卡。         

购买时间不同,二者价格也有所差异,最为紧迫的2024届服务价格分别为11999元、17999元。        

网上信息鱼龙混杂参差不齐,甚至还有业内人士表示,“一对一较高的能达到八、九万。” 不管怎么说,肯定不是个小数目。

峰学蔚来app

首先是一种声音大起来了:这不“披着真诚的外衣割韭菜”吗?!       

张雪峰毕竟在高考志愿填报行业,几乎是唯一一个靠个人名气来支撑公司业务的大IP。        

争议所汇集的关注度最终演化为实质性的商业效益,凭借在全网积聚的超过4000万粉丝的影响力。   

张雪峰的视频广告费用起步25万元,而线下直播的收费更是高达每小时40万元。        

作为决定自己人生志向的孩子可能还在思虑,家长却已经急得要“报班上学了”。        

尽管价格不便宜且不支持退款,但仍有不少人甘愿买单,其中大部分是循着张雪峰的名气去的。    

对于这种培训,更多的是求个心安,至于能不能从指南中获得什么有用的信息,就要看“家长”们的造化了。         

因此不少人骂张雪峰“制造焦虑”,“价格过高”,“吃相难看”,“信息都是现有的”。        

张雪峰作为高考志愿填报行业资讯的顶流人物,每年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件被骂上热搜。    

毕竟教培,高考,志愿填报,咨询这几个关键词,鱼龙混杂,僧多粥少,一不留神就被骗了,但这又关乎孩子的人生走向。

急于“上课”的背后,其实也是家长们对孩子的热切的关注。         

有再大的劲也怕使不上,于是自己亲自来上培训课来给孩子填报志愿了。       

近年来“割韭菜”的话题屡屡掀起争议,各式各样培训就是所谓的“重灾区”。 虽然张雪峰表示自己是一名教师,不希望自己的形象过于娱乐化。然而,流量却常常向他倾斜,由不得他想。

不是张雪峰要得太多,而是“张雪峰”太少

有对立,才会有争议。有人骂,那自然有人站出来反对骂的人。即使如此高价,还是不少家长表示“花两万避免孩子入错行也是值得的”。你要说这现象不对吧,也没什么不对。明码标价,而且讲授的绝大部分信息都是公开的,赚的只是信息差的生意。况且咨询服务本身就不便宜,哪怕是公开的信息整合、梳理、输出,它也是有价值的。

     

         

问题是,很多人稀里糊涂的对当前的政策环境、行业趋势以及职业定位缺乏认知。

 有多少人选志愿是凭着捕风捉影的信息基于感性的认知去选的?       

至于这个职业真实的工作状态和经验那是一点也不清楚。       

张雪峰所传授的,实则是社会这个复杂江湖中潜藏着的各种行业规则。        

而反观我们周围的大多数人,甚至那些已经步入退休之年的成年人,他们可能仍对这些规则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       

两年前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就是这样,飞驰人生里不也是,“那些事,不是过去了,而是我接受了”。   

   

《寒战》里有句台词,“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不管明也好、暗也好,第一步,把它学会,不过很多人还没走到这一步,就已经死了。”           

从根本上来说,被“割韭菜”的现象,往往源于两大因素:一是庞大的市场需求,二是信息的不对称性。

 无论其提供的服务是否真正对考生有益,甚至即便是某种形式的“骗术”,只要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光明正大地进行,且能吸引众多人自愿为之买单,那么这本身也算是一种不容忽视的能力或技巧。        

当卖情报的小贩子体量越来越大,那么小贩子也会成为江湖规则的其中之一。      

不是张雪峰要得太多,而是“张雪峰本身”太少了。     

所以本质上问题不是张雪峰,而是2万的门票的价值以及普及是不是真做到位了。

“现在想当网红了”         

08年因为崇拜韩寒,洋洋洒洒的在试卷上写下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试图以0分引起关注。          

十年间为自己的冲动也后悔过的考生,如今也踏上高考考场。          

网友们对此解读千篇一律:“开始没当网红,现在想当网红”,“快进到直播带货”。

 

也许这位“考生”背后的意图确实被网友们拿捏得死死的,但是这也说明“成为网红”还是现在时代可以套用的“致富”密码。          

想起之前经被人民网点名,拥有950万粉丝的知名网红“大蓝”,账号短视频培训课程被指“割韭菜”。

曾在抖音上介绍自己是“正直善良的商人”,如今已被禁止关注。

社会主流正确价值观会告诉你,不要崇拜网红,不要去当网红,可成为网红的人,一年赚到的钱,够花一辈子。    

在这种形势下,花费高达两万元的“志愿填报课程”,真的能够化解这些焦虑吗?

 张雪峰也清楚,踏入他直播间的观众,大多并非出身精英家庭,而是众多普通家庭,甚至是一些经济条件并不乐观的贫困家庭。            

以指引贫困学子的未来为己任,直言不讳地揭示现实,打破了大众对于社会现实的固有认知,也因此触碰了同样信息差异获益者的蛋糕。         

虽然他的言论既收获了赞誉,也引发了争议,但正是坚持在这片混沌的咨询蓝海中前行,也让他实现了财富的自由。

每种产品都是有它的受众,不可能所有人都觉得值,只要需要它的人觉得值得就可以了。

张雪峰所提供的所有“志愿填报服务”、“高考咨询服务”,都是基于当下的政策、行业、职业方向而做出的预测。可每个人生命的长度与宽度大相径庭,谁敢对他人的人生下定义?   

说在最后

国内一些大学的教育只重视录取不关心毕业,只重视形式不关心内容,只重视绩效不关心和社会接轨。

 本质还是分配问题,资本回报率和劳动回报率严重失衡。       

即便是最杰出的经纪人,其本质上也是在精心调配与贩卖概率的游戏中谋求成功,用手中现有的资源,做最正确的选择,这无可厚非。        

那些试图通过售卖课程或依赖彩票来预测未来的行为,实则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逃避,而非真正的智慧

分享到: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