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战争:阿提拉》派系旗帜考据(二):日耳曼

《全面战争:阿提拉》派系旗帜考据(二):日耳曼

《全面战争:阿提拉》派系旗帜考据(二):日耳曼 1%title%

迁徙日耳曼部落

苏维汇(Suebians)

《罗马2》里也有一个苏维汇,当时它是唯一可玩的日耳曼民族派系,然而在《阿提拉》里苏维汇的地位似乎下降了很多,甚至也不是首发派系而是后面补充的。另外,严格来说这两个苏维汇也不是同一个东西,《罗马2》的苏维汇实际上是对当时许多个日耳曼部落组成的整体的统称(也包含了像马科曼尼、夸狄、赫蒙杜里人等群体),之后从苏维汇里分离出了其他的群体,比如《阿提拉》开局和苏维汇结盟的阿勒曼人,还有图林根人和巴伐利亚人等;而《阿提拉》里的苏维汇开局派系领袖叫做赫尔默里克(Hermeric),他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苏维汇领袖,在4世纪末带领苏维汇人向西渡过莱茵河,在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亚建立了苏维汇王国(也就是《最后的罗马人》那个苏维汇王国)。

不过,这也不是当时唯一一个苏维汇王国,因为在匈人帝国瓦解后,在多瑙河岸还短暂出现过另一个苏维汇王国,它不久就被东哥特所吞并灭亡。留在南德意志地区的苏维汇人成为今天的德意志人的祖先,除了“巴伐利亚”和“图林根”以外,今天德国的“士瓦本/斯瓦比亚”也是来自“苏维汇”的德语转写,而博登湖也因此得名“苏维汇海”(虽然并不是罗马人说的那个苏维汇海)。

苏维汇的旗帜确实很容易辨认,这个三角结(Valknut,不过它并不是历史上沿用至今的名词)曾经出现在古代日耳曼人留下的一些文物上(例如哥特兰的石刻),它的意思尚不明确,可能用来表示心脏、象征奥丁束缚精神的能力、或者用来表示人的出生,成长和死亡。现代使用三角结符号的大多数都是日耳曼新异教信徒,它也是爱生雅集团和德国足协的Logo。

《全面战争:阿提拉》派系旗帜考据(二):日耳曼 2%title%
(苏维汇的旗帜)
《全面战争:阿提拉》派系旗帜考据(二):日耳曼 3%title%
(几种不同形状的三角结)
《全面战争:阿提拉》派系旗帜考据(二):日耳曼 4%title%
(德国足协的Logo,其实就是将德语缩写DFB融入到了三角结的外形设计当中,算是另一种外形吧)

汪达尔(Vandals)

虽然因为他们对罗马十四日的劫掠而臭名昭著,以至于他们的名字已经等同于“破坏者”,汪达尔人的早期历史依然是很混沌不清的。他们的语言也早已失传,只能确定他们最初是生活在波兰的东日耳曼人,在2世纪时和罗马帝国有多次冲突,在5世纪初为了逃避匈人入侵向西跨越多瑙河,在领袖戈迪吉赛尔(也就是汪达尔开局的领袖)带领下向西进入高卢,但是随后被法兰克击败,连戈迪吉赛尔也被杀死。汪达尔人在戈迪吉赛尔长子冈德里克(Gunderic)带领下,向南进入了西班牙,最后在冈德里克的兄弟盖塞里克带领下离开西班牙,占领北非建立了汪达尔王国。

绝大多数的汪达尔国王都推崇反三一论的阿里乌斯基督教派,而敌对三一伦的拉丁基督教派,因此在盖塞里克死后,汪达尔王国的权势一直不是很稳定,虽然冈萨蒙德(Gunthamund)和希尔德里克(Hilderic)两位国王在信仰问题上比较宽容,但是他们在军事上遭遇了一系列的失败,前者让东哥特人在491年几乎夺走了西西里岛,后者则因为在战争方面的无能导致对摩尔人战役的失败,他因此被阿里乌斯派贵族囚禁并被杀死——而这引发了东罗马和汪达尔之间的战争,彻底终结了汪达尔王国。

在普罗柯比的《秘史》里,他提到东罗马军队在汪达尔王国灭亡后灭绝了生活在那里的汪达尔人。不过现实可能没这么残酷,一些汪达尔人留在北非并被当地的柏柏尔人同化,另一些逃亡西班牙和意大利的两哥特王国,剩下的汪达尔人先是作为俘虏,最后成为了东罗马帝国的公民和战士。不过可以确定,在失去了王国后,汪达尔人就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存在了,但是汪达尔人的痕迹还会存在,比如安达卢斯(Andalus)就是“汪达尔”转译而来。

汪达尔的旗帜相比《蛮族入侵》里那匹马来说还是更有特色了一些,其图案来自铁器时代欧洲一些墓葬(特别是大迁徙时代的阿勒曼人墓葬)里的圆盘图案,这种图案被称为“太阳轮”(Sonnenrad),其象征了太阳的运行。这个符号倒和汪达尔人也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算是沾点边吧。

《全面战争:阿提拉》派系旗帜考据(二):日耳曼 5%title%
(汪达尔的旗帜)
《全面战争:阿提拉》派系旗帜考据(二):日耳曼 6%title%
(图中的这一件圆盘来自前8世纪左右的意大利,是女性腰带的一部分)

东哥特/西哥特(Ostrogoth/Visigoth)

哥特算是《阿提拉》里面相对比较友好的派系了,只要不去和匈人过不去,跑路西班牙或者意大利或者北非定居就能胜利。游戏里的西哥特领袖很容易辨认,他就是历史上洗劫罗马的阿拉里克(Alaric),而东哥特的领袖就有点微妙了。事实上,现在还不确定西哥特何时与东哥特分离,而通常说的东哥特则是5世纪中期匈人帝国瓦解后,由阿马尔家族建立的东哥特王国的哥特人,和游戏开局的派系领袖维瑟里库斯(Vithericus)似乎也没什么关系。

一些观点将东哥特人和4世纪晚期生活在黑海以北,德涅斯特河以东的格雷通吉人(Greuthungi,也就是游戏里生活在欧洲萨尔马提亚的那个格雷丁尼安)等同起来,这可以在约达尼斯《哥特史》里记载的阿马尔家族是埃马纳里克(Ermanaric)的后代,而后者是阿米亚努斯记载的格雷通吉国王中找到根据,然而这两人的其他记载又存在偏差,所以这种理论也存在不足,不过游戏里倒是在东哥特之外又搞了一个格雷丁尼安,我也不明白CA是想干什么。

西哥特人在5世纪时迁移到高卢和西班牙并建立了西哥特王国,而东哥特人在5世纪后期,分别在色雷斯和潘诺尼亚建立了王国,在狄奥多里克(Theodoric)时期统一为东哥特王国,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在东罗马的支持下,东哥特人攻打了奥多亚克统治下的罗马,将意大利纳入王国的疆域。不过在狄奥多里克死时,先前作为王储的女婿已经去世四年,因此只好让其子阿塔拉里克(Athalaric)继承王位,狄奥多里克之女阿玛拉苏因塔摄政,然而阿玛拉苏因塔亲近东罗马并为新王安排拉丁式教育的行为又引起了哥特贵族们的不满,最后迫使这位王后让步,而阿塔拉里克也在17岁左右去世了,这一时期,王国内部哥特人和罗马人之间的矛盾已经渐渐难以像之前那样调和,最后阿玛拉苏因塔被共治君主,表弟狄奥哈达德所推翻并被杀死,这成为了哥特战争的导火索,并终结了东哥特王国。

西哥特王国存在的时间要更长一些,虽然在武耶会战中丢失了高卢地区,但是西哥特人靠着消灭苏维汇王国扩充了在西班牙的土地,在王国后期也抛弃了阿里乌斯教派,直到被阿拉伯人所征服。然而,西哥特贵族在加利西亚建立了阿斯图里亚斯王国,其成为了未来的西班牙王国的起源,而西哥特人也因此四分五裂,有些人逃亡法兰克,另一些人继续生活在科尔多瓦的统治下,剩下的渐渐融合为今天的西班牙人。

西哥特和东哥特的旗帜都来自发现过的胸针文物,这是用来固定衣服用的,就像现在的别针和徽章一样,它们也承担了装饰用途。东哥特旗帜上的胸针被称为“哥特式胸针”,,特点是具有笔直的主体部分和半圆形的前端,不过类似的胸针实际上也被法兰克人、伦巴底人、格皮德人等所使用。而西哥特旗帜上的则是“老鹰形胸针”,其外形描绘了正面造型而头歪向一侧的老鹰,其也被哥特人、格皮德人所使用。

《全面战争:阿提拉》派系旗帜考据(二):日耳曼 7%title%
(东哥特的旗帜)
《全面战争:阿提拉》派系旗帜考据(二):日耳曼 8%title%
(西哥特的旗帜)
《全面战争:阿提拉》派系旗帜考据(二):日耳曼 9%title%
(维也纳艺术博物馆的胸针,其能够追溯到5世纪初,可能来自格皮德人)
《全面战争:阿提拉》派系旗帜考据(二):日耳曼 10%title%
(发现于巴达霍斯的老鹰胸针,其能够追溯到6世纪左右,当时这里属于西哥特王国)

定居日耳曼部落

伦巴底(Langobards)

伦巴底人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中是1世纪初,他们也被视为苏维汇人的一个部落,在这之后他们沉寂了一段时间,直到4世纪后期开始迁徙,在6世纪初占领了现在的奥地利地区,并在567年和阿瓦尔人一同消灭了潘诺尼亚的格皮德人。在568年,担心难以从游牧民族手中守住潘诺尼亚,伦巴底人向西再度迁徙,进入了哥特战争后萧条的意大利,建立了伦巴底王国。总之,历史上伦巴底人的活跃期基本上和游戏里是错开的,不过在《最后的罗马人》DLC里,伦巴底军队也没什么表现,最后那一波满编到来的时候玩家也有足够的满编对付他们了。

伦巴底的旗帜我没找到比较靠谱的原型,不过可以确定它描绘的是日耳曼异教里的奥丁神,在神话里奥丁也被描述为这种长须飘飘的外形。而伦巴底(Langobards)原本的意思也是“长胡须”,用长胡须的奥丁作为象征倒也没什么。

《全面战争:阿提拉》派系旗帜考据(二):日耳曼 11%title%
(伦巴底的旗帜)
《全面战争:阿提拉》派系旗帜考据(二):日耳曼 12%title%
(发现于丹麦里伯的一个奥丁头像)

勃艮第(Burgundians)

有关勃艮第人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3世纪中期,其早期历史同样含混不清(游戏里将勃艮第人安排在哥特斯堪德扎/波兰地区只是一种记载),他们在5世纪初向西跨越莱茵河,并在411年与莱茵兰建立了勃艮第王国(其土地和现在的勃艮第地区没多少交集),这个王国在436年被西罗马将军埃提乌斯和匈王卢阿的联军在沃尔姆斯会战中所灭亡,包括国王冈瑟在内,整个王族都被摧毁殆尽。

443年,剩余的勃艮第人被埃提乌斯重新安置在今天的里昂附近,并且作为西罗马的盟友参与了沙隆会战(不过阿提拉的军队里也有一批勃艮第人,似乎是从未迁移过的那一批),此后勃艮第王国还曾与法兰克一起对抗西哥特人,但也是法兰克人在532年的欧坦会战中打败了勃艮第,最终吞并了勃艮第王国。

勃艮第的旗帜同样来自胸针,这种胸针因为其形状为环形,被称为环形胸针,而细分的话还有闭合环形(没有开口)、开口环形(有开口)、伪开口环形(闭合环形做出了假开口)、欧米茄环形(外形类似Ω的开口环形)很多个种类。然而,环形胸针发现的主要地点是英国,包括罗马时代的不列颠和之后的爱尔兰、苏格兰地区,在维京人到来后也有大量发现,无论怎么说,似乎都和勃艮第扯不上关系……

《全面战争:阿提拉》派系旗帜考据(二):日耳曼 13%title%
(勃艮第的旗帜)
《全面战争:阿提拉》派系旗帜考据(二):日耳曼 14%title%
(一枚发现于英国的兽头形开口环胸针)

法兰克(Franks)

游戏里法兰克派系的开局领袖叫法拉蒙德(Pharamund),在《法兰克编年史》里他被描绘为墨洛温王族的起源,第一位法兰克国王,然而他并没有出现于其他资料的记载里,因此也被认为是虚构人物。在4世纪初存在不止一位法兰克部落的领袖,而现在一般认为第一位统一法兰克各部的国王是萨利安的克洛维一世,墨洛温王朝的建立者。

在486年的苏瓦松会战中,克洛维灭亡了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的残余,不过一些罗马-高卢城市依然不愿意接受法兰克人的统治,此时的克洛维也意识到没有教会的帮助他无法统治高卢地区。颇为有趣的是,在《法兰克编年史》的记载里,在496年的托比亚克会战中,当克洛维的法兰克军队被阿勒曼人打的落花流水,眼看着要全军覆没的时候,克洛维在绝望中流泪朝着基督耶稣祈祷,结果就在他刚说完祈祷文时,阿勒曼国王就被斧头砍死了,整个阿勒曼大军顿时溃不成军、落荒而逃。克洛维在这之后也皈依了拉丁基督教,这一方面减少了统治原罗马帝国领土时和罗马人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让他的征服可以打着“铲除异端”的旗号进行了。

在507年克洛维在武耶会战中击败了西哥特,从而将后者赶出了高卢地区。不过在他死后,他的儿子们又瓜分了法兰克王国,王国直到613年才再度统一,在这一系列的分分合合中,墨洛温国王的权势渐渐衰落,到了王朝末期实权已经掌握在宫相手中,以至于提乌德里克四世去世后的七年里没有人继承王位,宫相“铁锤”查理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国王。最后一位墨洛温国王希尔德里克三世在743年被宫相丕平推选为国王,并在751年被废黜。

游戏里的法兰克旗帜实质上也是来自于一件胸针,其外形为马头末端的万字形,我也找到过只有两个头的S形马头胸针,但是就是没找到三个马头的胸针,猜测CA为了避嫌万字符把马头删掉了一个。另外《罗马:蛮族入侵》的法兰克标志也是胸针,即鸟形胸针。不过说这个胸针和法兰克有什么关系,我感觉是……没有什么关系。

《全面战争:阿提拉》派系旗帜考据(二):日耳曼 15%title%
(法兰克的旗帜)
《全面战争:阿提拉》派系旗帜考据(二):日耳曼 16%title%
(一件发现于意大利的马头形胸针)

撒克逊(Saxons)

撒克逊人在历史上的首次出现可以追溯到2世纪的《地理志》,第一次可以确定是真正的撒克逊人则是4世纪中期,此后他们在西罗马帝国的崩溃中迁徙到不列颠,在442年左右,撒克逊人已经占领了不列颠的许多地区,不过和游戏里靠着战争的方式占领不太一样,历史上撒克逊人占领南不列颠的过程更像是“接手”,主动变成了罗马人和北方的皮克特人、西方的盖尔人之间的缓冲带,正如过去罗马人设立撒克逊海岸防备撒克逊人入侵一样。

留在英格兰的撒克逊人分化出了四个独立的王国:埃塞克斯(即东撒克逊)、韦塞克斯(即西撒克逊)、苏塞克斯(即南撒克逊)和密德萨斯(即中撒克逊),至于是否存在一个诺塞克斯(或者说北撒克逊)王国就无从得知了。其中,韦塞克斯王国也是最后统一英格兰的王国,直到丹麦国王克努特成为英格兰国王,不过克努特死后的几位耶灵国王的统治都是昙花一现,最后一位韦塞克斯王族国王爱德华又在1042年继续统治英格兰,直到他死后,诺曼人威廉结束了英格兰的撒克逊时代,开启了诺曼底王朝。

至于留在北德意志地区的撒克逊人,他们在查理曼时期依然保留了古老的日耳曼异教信仰,拒绝被法兰克王国所征服同化,直到持续超过30年的撒克逊战争后,撒克逊人才被法兰克王国所彻底征服。他们生活的地区也就是旧萨克森,其范围大体上相当于现在德国的下萨克森州,而非中世纪时期才随着文德十字军被纳入萨克森公国统治的,现在的萨克森州。

撒克逊的旗帜算是一个生造的符号,它来自两把撒克逊砍刀(Seax)拼接后的图案,这是撒克逊人常常使用的一种武器。这种武器的图象也出现在现在的一些徽章中,比如密德萨斯大学的校徽就是来源于符号化的Seax。

《全面战争:阿提拉》派系旗帜考据(二):日耳曼 17%title%
(撒克逊的旗帜)
《全面战争:阿提拉》派系旗帜考据(二):日耳曼 18%title%
(一把典型的撒克逊砍刀,有着类似的“断背”造型)

阿勒曼(Alamans)

就像苏维汇一样,阿勒曼也是一个部落集合体,其名称本义就是“所有人”。他们在3世纪时第一次出现于历史记载,并且开始不断和罗马发生冲突,这场战斗延续到了5世纪。其中最知名的一次就是357年的斯特拉斯堡会战,战斗中他们被罗马皇帝尤利安所击败,国王也被俘虏。在366年他们又一次向西跨过莱茵河入侵罗马,并被瓦伦提尼安击败,在406年,阿勒曼人最后一次跨过莱茵河,占领了今天的阿尔萨斯和瑞士一带,建立了阿勒曼王国。

不过在496年,阿勒曼人在托比亚克会战中败给了法兰克人,他们被迫求助于东哥特的狄奥多里克的协助,但是在狄奥多里克死后,阿勒曼人最终还是在536年被法兰克征服,法兰克人建立了由一位法兰克公爵统治的阿勒曼尼亚公国,但是并非所有阿勒曼人都生活在该公国内部。在554年的沃尔图努斯河会战中,阿勒曼人在法兰克的军队里参与了对抗东罗马的战斗,但是在会战中,东罗马将军纳尔西斯指挥手下的罗马弓骑兵在近距离下朝着法兰克-阿勒曼联军倾泻箭雨,压制他们的移动,法兰克-阿勒曼联军因为缺少骑兵,只能留在原地避免因为分散遭到东罗马骑兵的攻击,最后当他们士气衰弱秩序混乱时,他们被东罗马军队里的伦巴底、赫鲁利枪骑兵迅猛的突击所打败了。

7世纪时,阿勒曼尼亚公国开始反抗法兰克人并一度获得了独立,之后法兰克人虽然再度征服阿勒曼尼亚,但是法兰克人也开始意识到需要彻底结束这个问题。最后在743年,法兰克王国发动了彻底征服阿勒曼的战役,746年,法兰克宫相卡洛曼设计邀请数千位阿勒曼贵族出席在坎斯塔特的大会,在会议上突然下令将他们抓捕并全部以谋反罪处决,从此彻底结束了具有独立性的阿勒曼尼亚公国的历史,阿勒曼人也随着基督教化不复存在。现在德国的法语名Allemagne即来自阿勒曼人,类似的还有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里的“德国”。

阿勒曼的旗帜来自一块发现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陪葬品, 来自于6世纪一位阿勒曼贵族的墓葬 (当时的阿勒曼人已经开始基督教化了)。这件陪葬品描绘了一位骑马的枪骑兵的外形,不太确定是否真的是一位阿勒曼人(要是阿勒曼有足够的枪骑兵,还至于被对面的枪骑兵打得那么惨嘛)。

《全面战争:阿提拉》派系旗帜考据(二):日耳曼 19%title%
(阿勒曼的旗帜)
《全面战争:阿提拉》派系旗帜考据(二):日耳曼 20%title%
(被称为“蛮族骑士”的随葬品)

北欧民族

朱特(Jutes)

朱特人是5世纪入侵罗马不列颠的三大日耳曼部落之一——另外两个就是撒克逊人和盎格鲁人,在《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中记载,两位朱特人兄弟——亨吉斯特(Hengist)和霍萨(Horsa)带领盎格鲁、撒克逊和朱特人的大军入侵了肯特,亨吉斯特成为了第一位肯特王国的国王,此后,朱特人又占领了汉普和怀特岛,与此同时,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也分别在朱特人的北方和西方建立了自己的领地。在肯特的朱特王国(即肯特王国)一直存在到了676年,此后被北方的麦西亚王国所入侵,而汉普和怀特岛的朱特人则在680年左右被韦塞克斯王国所征服。

《全面战争:阿提拉》派系旗帜考据(二):日耳曼 21%title%
(游戏宣传画,朱特酋长霍萨在肯特的城墙前)

不过对于朱特人的真正来源依然是一个谜团,虽然日德兰半岛的名称即来自朱特人,但是从肯特、汉普和怀特岛发现的朱特人遗物很难和同时代的日德兰半岛遗物对上,且3世纪时丹人入侵了日德兰半岛,驱逐了赫鲁利人,并很有可能同化了位于那里的朱特人。推测朱特人的故乡确实位于日德兰半岛,但是在迁入不列颠时,朱特人已经迁移到了弗里斯兰地区。

游戏里的朱特旗帜正好是发现于肯特的盾牌装饰,大概可以追溯到6世纪,此时朱特人已经在肯特定居了。当然你不能确定这东西就属于某个朱特人,也有可能是附近的盎格鲁或者撒克逊人的东西,这件东西具体的主人是谁早就无从查证。

《全面战争:阿提拉》派系旗帜考据(二):日耳曼 22%title%
(朱特人的旗帜)
《全面战争:阿提拉》派系旗帜考据(二):日耳曼 23%title%
(发现于肯特的盾牌装饰,显然是一只渡鸦)

丹人(Danes)

在约达尼斯的《哥特史》里,提到丹人和斯韦尔人(Svears或者Swedes,即现在的瑞典人的祖先)是同一血统,他们来自斯堪德扎,驱逐了赫鲁利人并占领了他们的土地。在12世纪的丹麦史书《丹麦人的事迹》里,丹麦人的祖先是一位叫丹(Dan)的国王,和兄弟安古尔一起统治古代的丹麦,后者还是盎格鲁人的祖先。同时代的《莱尔编年史》里则记载丹是乌普萨拉的国王伊普尔(Ypper)的儿子,最初是西兰岛的统治者,在打败了奥古斯都的入侵后被斯堪尼亚人、朱特人和芬兰人拥立为国王,他的兄弟诺里后来统治了挪威,另一个兄弟厄斯滕后来统治了瑞典。

不过,这些有关“丹”国王的记录均来自不同时代的记载,而且也将丹视为一位传说性质的人物,至于游戏里丹人的开局领袖丹是不是来自这位丹王,我也不是很清楚。

游戏里丹人的旗帜也和这一时期那个叫做丹的部落没什么关系,它是发现于瑞典比尔卡(Birka)的一块石刻,在皂石上刻画着一条龙的头部,不过从龙头下方的形状来看,更有可能是维京人的龙头船。由于在比尔卡还发现了形状一模一样的龙头装饰,这件石刻可能是制造用的模具的一部分。其时代大概可以追溯到9世纪,显然比游戏里的时代设定晚了很多。

《全面战争:阿提拉》派系旗帜考据(二):日耳曼 24%title%
(丹人的旗帜)
《全面战争:阿提拉》派系旗帜考据(二):日耳曼 25%title%
(发现于比尔卡的石刻)

比尔卡是一个维京时代的贸易据点,位于今天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附近,大概在8世纪时成立,从这里的贸易线路穿过萨米人、芬兰人和罗斯人的土地,一路通往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比尔卡大概在10世纪时被废弃,原因不明,可能是作为贸易据点的地理位置被波罗的海沿岸的哥特兰岛所取代,渐渐失去客流的结果。

耶阿特(Geats)

耶阿特(Geats)这个词来自古英语Geatas,本身也有Gheets(基特)和Gay-etes(耶阿特)两种读音,在瑞典语里则是Götar(约塔尔),也是今天瑞典南部的约塔兰地区,包括西约特兰和东约特兰省名称的来源。虽然今天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只有瑞典和挪威两个国家,但是在普罗柯比的记载里,6世纪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共有13个民族,每个都是由多个部落组合而成的,而耶阿特是其中最多的一个,他们也出现在《哥特史》中。然而到9世纪时,在英格兰和法兰克的历史记载里已经没有耶阿特人了,一些人因此认为此时耶阿特人已经被并入瑞典,也有人认为他们因为生活在内陆而与外界缺少交流。

对于耶阿特人如何被并入瑞典,依然是一段空白的历史,一些人认为在6世纪-9世纪之间的某个时间内,耶阿特人被斯韦尔人通过武力征服,其他人则认为是通过渐进的方式实现了融合,或是通过王室建立了一个共主王国,如中世纪时期瑞典国王的称号“rex Sweorum et Gothorum(瑞典人和耶阿特人的国王)”。而有关耶阿特人最著名的文学作品大概就是古英语史诗《贝奥武夫》,它讲述了六世纪耶阿特英雄贝奥武夫的故事,其原型来自北欧萨迦、古希腊-罗马史诗和《圣经》故事的融合。

游戏里耶阿特的旗帜看上去像一个微笑的小人,实际上它是发现于东约特兰一座女祭司墓葬里的一件吊坠。她实际上是北欧神话里的女神芙蕾雅,她佩戴着一条项链Brísingamen(布里希嘉曼),正如吊坠所展示的那样。这座墓葬应该是11世纪时期的,至于此时的东约特兰是否还有耶阿特人,就不得而知了。

《全面战争:阿提拉》派系旗帜考据(二):日耳曼 26%title%
(游戏中耶阿特的旗帜)
《全面战争:阿提拉》派系旗帜考据(二):日耳曼 27%title%
(这件芙蕾雅吊坠目前收藏于斯德哥尔摩博物馆)

(未完待续)

分享到: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