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判官: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逆转裁判”

美团判官: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逆转裁判”

上美团外卖,当赛博判官。

说出来你可能不太相信,最近陀螺君对一款“美团游戏”有点上瘾。噢,准确地讲,这个名为“小美评审团”的游戏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游戏,撑死它也只是美团外卖内置的一个页面——你甚至需要打开应用在搜索栏键入关键词“评审团”才能找到。

美团判官: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逆转裁判” 1%title%

不过就是在这个小小的页面里,却别有千秋。

简单来说,玩家需要在游戏中扮演评审身份,通过用户拍摄的餐品照片、商户回复、用户备注信息、餐品信息、配送信息以及商户证据,来评断此条用户评论是否适合展示。以这个案子为例,用户评价明明是阴阳怪气嘲讽餐品里的鸡腿太小,商家却误导评委:“评价内容是好评,评分却是差评”。

美团判官: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逆转裁判” 2%title%

美团判官: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逆转裁判” 3%title%

是不是觉得上面这宗“案子”太简单了?别急,还有高手。

譬如隐蔽性比较强的一种手段,是商家利用不同时段的监控视频,刻意误导评审。

美团判官: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逆转裁判” 4%title%

还有商家用于当作证据的单子,跟用户投诉的单子压根儿不是同一张。

美团判官: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逆转裁判” 5%title%

总之,虽说这个评审玩法信息量不大,图片就几张,但因为某些“案件”的订餐信息暗藏玄机,玩家一不留神就会被各种烟雾弹信息带歪,误判、错判常常有之,最终导致不少“案件”的评审结果出现评审团分歧严重的现象。

美团判官: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逆转裁判” 6%title%

玩得多了,玩家逐渐发现这些取材于真实事件的案例,要比作家和编剧们费尽心思杜撰的剧情生动有趣得多。

再加上评断错误会扣血(扣光当天则不能继续评审)、某些有猫腻的案件系统会提示该案有诈、评审过后玩家可留言互动等机制的存在,“小美评审团”的可玩性和交互性其实不弱于许多推理断案游戏——用部分玩家略带调侃的话来说:“逆转裁判有美团判官好玩?”

美团判官: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逆转裁判” 7%title%

陀螺君猜测,“评审团”功能可能只是美团为了征集用户意见,或是平台出于“偷懒”心理,让用户帮忙“打工”而设计的一个任务模拟器。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因为一些“案件”实在过于搞笑奇葩(或者说由于顾客和商家容易各执一词,所有大众类B2C平台都有此特点),美团有点儿把“评审团”玩出花来的味道,以至于颇为出圈。

如今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媒体,各类论坛,你时不时就能看到玩家评阅过的爆笑案例。比如用户晒出“李老吉”照片,指责商家公然售卖山寨货,岂料王老吉确有“百家姓”版本。

美团判官: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逆转裁判” 8%title%

美团判官: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逆转裁判” 9%title%

又如经典的鱼香茄子没有鱼。

美团判官: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逆转裁判” 10%title%

再比如这种光看照片就让人绷不住的“案情”。

美团判官: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逆转裁判” 11%title%

这种没来由的无厘头差评也少不了。

美团判官: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逆转裁判” 12%title%

总之,美团评审团简直是个人类迷惑行为大赏,而且还是持续更新、永不完结的那种。人类多样化的奇观每时每刻都在此上演,玩家纷纷表示一天只能评审15次根本不够用。

美团判官: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逆转裁判” 13%title%

事实上,“小美评审团”并不是第一款内置“评审玩法”,借由大众智慧评断和解决平台纠纷的应用程序。早几年前,功能相似且平台属性相近的“闲鱼小法庭”就曾引发过一阵讨论;而“B站小黑屋”作为社区组织的一部分,也对B站投稿、弹幕、留言的文明秩序起到较为重要的维护作用——只要用户有意加入“风纪委员会”,便可化身社区小管家在线抓人。

美团判官: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逆转裁判” 14%title%

而对于用户来说,除了当判官找找乐子,此类评审玩法更现实的意义,是培养我们甄别信息、判断事物的能力,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最起码点外卖、买东西不容易被坑)。毕竟只要身在江湖,纷争就早晚有找上门的一天。早日做好功课,倒也有备无患。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沙发空缺中,还不快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