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旅程从上野地区开始,围绕着“恩赐上野公园”有一系列值得探访的景点。这里原来是德川幕府的家庙和一些诸侯的私邸,1873年改为公园。公园一侧的池塘“不忍池”中有一栋神社名为“辩天堂”,供奉着日本传统“七福神”信仰中主管技艺的辩才天女。时值深秋,神社旁居然有一株樱花树含苞待放,令人啧啧称奇。
不忍池与上野公园中间是上野动物园的大门,它是日本最古老、最有名的动物园,日本第一座公共动物园。这里的人气动物明星是旅日大熊猫家族。虽然远未到开放时间,但门口已经聚集了等候的人群,动物园的人气可见一斑。
我计划在幽静的公园内散步,直到附近的博物馆开门。不经意间溜达到了另一座神社的参道,一旁的石碑上写着“东照宫”——竟是江户幕府的奠基者德川家康的灵庙。神社建于1627年,20余年后由第3代将军德川家光进行了大规模改建。这座神社自建成后奇迹般躲过了诸多天灾人祸,是东京市内保存完好的江户早期建筑。
神殿内外使用大量的金箔装饰,因而被称呼为“金色殿”。屋顶在秋日的晨光下熠熠闪耀,奢华的气质与著名的日光市东照宫相比毫不逊色。
东照宫的参道通向上野公园的中心,这里分布着很多有趣的博物馆。恰逢国立西洋美术馆举办莫奈的睡莲画作展览,我也兴趣盎然地排起长队。博物馆方对这场展览寄予厚望:准备了中英日三种语言的讲解器;投放了针对重点作品的多语言讲解指南;设置了独立的纪念品商店。步入展厅后我不禁感叹,眼前的汹涌人潮没有辜负馆方的期待。
画展汇集了日本和法国马蒙丹莫奈博物馆收藏的多幅莫奈画作,配合着讲解器中舒缓的古典乐与温柔的女声,将他的艺术与人生娓娓道来。展览的高潮部分是圆形剧场样子的展厅,模仿了法国橘园美术馆中著名的“睡莲”展厅。10幅莫奈成熟时期的睡莲画作在此静静绽放。
等我意犹未尽地跨出美术馆时已经是正午,广场上人群喧嚣鼎沸。顾不上因饥饿而大声抗议的肚子,我朝着另一座著名的博物馆方向走去。
东京国立博物馆是日本乃至亚洲地区最著名的综合博物馆之一。博物馆的本馆和附属建筑“表庆馆”都是具备时代风貌的历史建筑,“东洋馆”则以丰富的亚洲地区文物收藏而著名,围绕这些收藏的争议自建馆之初便甚嚣尘上。丰富的馆藏文物、定期更换展品的制度和错综复杂的展品来源等等元素赋予它“常看常新”的吸引力,因此它在国内外游客眼中都极具人气。
恰逢博物馆附属的庭院在秋天短暂开放。我得以靠近欣赏上次无缘得见的日式造园技艺。庭院中的茶座安放在高大挺拔的树木下,秋天暖阳透过树影洒在悠闲而坐的游客脸上,营造了一种静谧安详的氛围。
离开博物馆后时东京已是日暮时分,而时间却不过下午4点过半。我决定去感受一下圣诞氛围——六本木中城的的圣诞点灯活动。
六本木在东京是“富人区”的代名词。千禧年后随着六本木之丘森大楼的竣工,六本木新城成为了代表东京城市品位的文化都心。尽管是东京最著名的富人区之一,但六本木并没有银座“遍地土豪”的氛围——美术馆和公共设施赋予此处浓厚的文艺气息。在这里举办点灯活动可谓相得益彰。
每年圣诞节前后,六本木附近的榉木坂路会举行亮灯活动:灿烂的蓝白色灯光伴随夜幕一同降临,与远处东京塔的暖黄色灯光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复古的浪漫气息。尽管大厦下的圣诞市集还未到开放日,我仍旧徘徊良久方才离去。